晋中市农业农村局

政府信息公开

全文检索
索引号: jz-nw-0001-00030 发布机构:
生效日期: 2023-09-06 废止日期:
文 号: 所属主题: 计划总结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9-06 浏览次数: 【字体: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二十大一以贯之强调乡村振兴,继续发出了兴农强农的强烈信号。近年来特别是2022年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指针,牢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按照“争当乡村振兴先行市”的目标,破题蹚路、狠抓落实,农业农村工作经历“风雨考验”和“疫情影响”仍然负重前行,我市农业路子越走越宽、农村面貌越变越美、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一、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总的来说,2022年虽然困难比预料的多、挑战比预期的大,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主要取得了六方面的成绩:一是粮食生产喜获丰收。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总产、单产分别为378.9万亩、15.37亿公斤、405.9公斤,三项数据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平均增速,确保了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晋中人的粮食自给自足。二是高质量发展达到预期。2022年全市一产增加值达到155.7亿元,增速5.5%;一产固投完成51.7亿元,增速4.7%;农民收入达到18308元,增速5.9%,连续13年高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城乡收入比由2021年的2.26:1继续收窄到2.25:1,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三是特优战略提质增速。2022年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新增24个、26个,带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76亿元、同比增长18%。我们还洽谈对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推动我市六大类60余种特优农产品走出山西、走进北京、走向全国。灵石县“谁种地、谁造地,谁污染、谁治理”黄土丘陵沟壑区通过宜机化改造“提高机械化率、增加耕地面积”的做法成为全省示范,全市完成高标准农田23.2万亩、完成率106%,排名全省第3;全市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9.8%,连续十年全省第1。榆次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寿阳成功申报2022年玉米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创建县,3月6日杨勤荣副省长在寿阳县景尚乡调研春耕备耕时,对寿阳县“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农业产业”(简称“土高产”)发展有机旱作农业、促进农业高产高效的做法予以肯定,安排省农业农村厅将此做法作为我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6月视察山西时提出“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讲话精神的典型案例。四是乡村建设持续发力。2022年重点结合汾河水利治理工程,在祁县、平遥、介休三县(市)建设百里汾河乡村振兴示范廊带,带动全市户厕再改造1.87万座,完成率111%,排名全省第2,全市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77%。我市《加强“一片一带一圈”建设因地制宜谋发展经验做法》入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高端智库乡村振兴实验室编辑的《乡村振兴案例选(第一辑)》,成为全国28个既展现乡村振兴理论和实践内在逻辑,又体现代表性、创新性和可借鉴性的全省唯一入选的案例,“一片一带一圈”示范廊带已成为晋中在全省的一张亮丽名片。去年,太谷成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介休被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通报表扬为“措施有力、成效突出、群众满意”的全国94个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之一(全省3县之一)。五是农村改革全面深化。我市成为“第三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典型经验交流单位”,人民日报、山西日报等主流媒体点赞寿阳“双层托管、一地三收”、平遥左家堡村“农户土地入股、集体规模经营”等农业生产托管“晋中模式”,我市独创的“粮食作物目标收入保险”被确定为全国农业农村典型案例。我市“六抓六治”工作举措,被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评为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全省唯一。六是作风建设走深走实。我们突出实干、实绩导向,持续实施行政推动+技术服务的“双承包”服务,把高质量发展任务与各县(区、市)、各包联组年度考核相结合,并成立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班、农业农村政策研究工作专班,在全局形成了狠抓落实、干事创业的主旋律。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今年,我们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新一届市委、市政府“百个重点工程创一流、百个重点事项创先进”的“双百双创”决策部署,以“建设农业强市”目标为统领,重点实施六大行动,推动全市一产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产固投增速分别达到6%、6.5%、7%以上。

一是实施稳粮保供安全行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的底线,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建强“地垄子”,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以推广适应丘陵山区和有机旱作农业机械化生产农机装备为手段,一方面实施跨县域低山丘陵宜机化改造,在昔阳、和顺、榆社、左权、灵石、介休、平遥7县(市)连片整治丘陵沟壑变耕地,将碎片化的耕地集零为整,小块田并大块田。另一方面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园区,在寿阳县和平川6县(区、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粮食产能提质改造、大中型灌区建设相结合,建设以节水农业为主的高标准农田园区。2023年再建高标准农田8.76万亩,新增和提质水浇地5万亩以上。守好“粮袋子”,将粮食、大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市粮食生产补贴和农业保险补贴政策,搭建气象、农业联合会商专线,确保粮食种植面积378.9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12.7万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面积7万亩,油料作物2.5万亩),努力确保全年粮食产量达到30.9亿斤以上。做优“菜篮子”,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和今年中央、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今年新建、改造设施农业1万亩,确保蔬菜总产量稳定在200万吨以上。建设高标准养殖圈舍,改造提升畜禽屠宰场,配备智能环控设施、数字化设备,提高冷藏保鲜设施储量,生猪出栏稳定在190万头以上,肉蛋奶总产量稳定在75万吨以上。新发展和改造老旧低效果园3万亩,全市果园面积维持在70万亩左右,水果产量维持在65万吨以上。

二是实施扩中提低增收行动。按照建设全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战略目标,以出台的《关于持续加快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为引领,通过提升产业促增收、稳定就业促增收、项目牵引促增收。针对农民收入扩中提低,即:太谷、榆次、祁县、灵石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稳固提升,实现区域增速与全市平均增速同步;介休、平遥、寿阳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稳中提速,实现区域增速高于全市平均增速;和顺、昔阳、左权、榆社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增量提速,实现区域增速高于全省脱贫县增速,确保2023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以上。针对农村集体经济扩中提低,把产业发展作为重点,强化项目储备,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联村联建,同步做好“清化收”工作“回头看”,今年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努力实现稳中有进,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占比达到一半以上,经营性收入占比达到70%以上。

三是实施科技改革创新行动。加快种业技术攻关。在榆次、太谷、平遥、寿阳建设优质玉米制种基地12000亩,基地建成后每年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玉米种子200余万公斤;在祁县开展小麦-玉米一年两作试点,筛选出适宜玉米品种;在太谷、左权、寿阳建设马铃薯原原种(说明:专有名词)基地60亩、原种1100亩,扩大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面积,提升马铃薯产业精加工水平。同时,依托左权新世纪农业公司和和顺银河湾农牧公司被省农业农村厅确定为第一批省级核心育种场,加快我市优良地方品种左权黑山羊和太行云牛的育种工作。大力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推动农业生产托管由单一环节向多环节全程托管拓展,由平川连片耕地向低山丘陵耕地拓展。在我市独创的“粮食作物目标收入保险”基础上,拓展农业土地收入保险等保险业务,降低托管主体负担。持续推进试点试验。以太谷、平遥等“五个国字号试点”,昔阳县大寨镇、榆次区张胡村等1镇6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寿阳县、介休市绵山镇、榆社县云簇村等1县1镇4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为引领,激活乡村闲置资源资产,激发农村改革活力。

四是实施乡村建设提质行动。扩规示范廊带,继续以“一片一带一圈”示范廊带为主要阵地和战场,围绕“两翼”扩规提质,聚焦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三大任务,在提档升级110个示范村、115个重点治理村的基础上,力争再建50个示范村,争取到“十四五”末,全市廊带建设按照规划覆盖49个乡镇和374个行政村,分别占全市46.2%、21.4%,推动农业与人文、旅游、康养等元素深度融合,打造成示范全省、引领全市的乡村旅游观光带、特优产业分布带、城乡融合先行区、农村改革集聚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村容村貌整治提升“五大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计划,建设一批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五是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行动。继续培育省、市级农业市场主体,做大做强平遥牛肉专业镇建设,带动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410亿元以上。按照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三步走”战略合作意向,在已完成第一步“特优农产品入驻北京新发地”的基础上。第二步,我们将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召开一次晋中市特优农产品推介会,为企业搭台、为晋中特优产品进行一次集体宣传展示,进一步深入建设“平遥牛肉”、“特优晋中”等区域公共品牌,努力呈现农产品品牌建设数量持续增加、知名度不断扩大、质量显著提升的新局面。第三步,下一步将立足晋中紧邻太原的独特区位优势和资源丰富的特色产业优势,与北京新发地合作建设农产品物流中转市场,目前有关资料已上传至新发地市场,华远陆港集团与新发地已签订晋中建设项目投资合作函,初步定于4月来我市考察签约。

六是实施有机旱作提质行动。建设一批有机旱作科研基地,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推动有机旱作农业科技成果加速融入农业生产,在榆次建设1个国家级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同步在榆次、太谷、介休建设3个省级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建设一批有机旱作粮食丰产基地,突出高产高质示范,鼓励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承担县与玉米深松密植技术相结合,在全市创建10个总面积10万亩的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批有机旱作特色产业基地,围绕杂粮、果、菜等特优产业,在每个县打造一个、全市累计11个叫得响的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园区,推动特优产业全产业链打造、全价值链提升。

【打印正文】 【字体: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