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详细内容

山西省农业厅关于推进2018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的指导意见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1-18 浏览次数: 【字体:

山西省农业厅关于推进2018年

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市、县农委:

  为有效控制化学农药用量,实现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促进农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从我省农药使用实际出发,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重大意义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物资,对防病治虫、保障农作物高产稳产至关重要。长期以来,各地农药使用量普遍偏多,加之施药方法不够科学,带来了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2015年以来,按照农业部“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的部署要求,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因地制宜采取措施,有效控制了化学农药使用量不断增长的态势,我省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农业部设定的零增长年度目标。2017年全省农作物农药使用量为8490.76吨,较前三年均值减少了221.71吨,减幅为2.54%。总体看,我省农药使用量趋于稳定,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用量明显减少,单位面积施药强度低于全国平均及周边省份。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的看到,我省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仍面临制约因素和挑战。一是广大农户对科学用药认知程度低,农药经销商农药减量动力不足;二是植保机械落后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直接影响农药利用率的有效提升;三是农田化学除草技术的普及,客观上增加了除草剂用量;四是迁飞性、流行性病虫发生的不确定性,也给农药减量增加了难度。

  尽管制约因素客观存在,但农业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为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是农业部持续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省委省政府将农药零增长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二是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市场“优质优价”机制逐步形成,倒逼生产经营主体减少农药用量;三是规模经营发展和病虫害专业化防控组织的发展壮大,为减少农药使用提供了有利条件和保障。

  挑战与机遇共存,机遇多于挑战。我们要清楚认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抓住新的发展契机,大力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充分发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绿色发展联盟”作用,深入开展绿色防控与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全方位进行技术集成创新与机制创新,大规模实施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着力提升现代植保装备水平,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二)目标任务

  通过狠抓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努力实现“三提、三不”目标,即2018年全省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提高到29%以上,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提高到39%以上,农药利用率提高到39%以上,确保农业重大病虫不大面积暴发成灾、重大植物疫情不恶性传播蔓延、蝗虫不起飞危害。

  三、重点工作

  统筹考虑各地种植结构,结合推进有机旱作农业,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虫、关键环节,重点抓好“两提前,四替代”工作。

  (一)提前监测预警。充分发挥全省病虫监测网络作用,及早预报、准确预警,科学指导防控,有效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一是通过稳定测报队伍、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站点、改进测报手段,切实提高病虫害预警的时效性、准确性,力争中长期预报发布日期较常年提前5天以上,准确率达到85%以上;短期预报发布提前2天以上,准确率达到90%以上。在发挥11个市植保站和已有35个国家级病虫监测区域站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六大区域布局,在全省新增25个病虫系统监测站点,改造升级吕梁市、平鲁区、阳高县、武乡县、太谷县、洪洞县、万荣县、芮城县等8个县(区)病虫监测点,强化自动虫情测报灯、病虫测报物联网、害虫性诱智能监测仪的普及应用。二是加大植物疫情监控力度,将植物疫情监测点增加至140个,其中苹果蠹蛾疫情监测点60个,向日葵列当疫情监测点60个,稻水象甲疫情监测点20个,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和扩散。三是积极拓展预报信息发布渠道,加强与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合作,推行病虫电视预报、手机短信预报、网络预报、微信公众平台预报,努力做到定栏目、定时段发布病虫预警信息,力争将病虫预报信息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

  (二)提前预防保护。通过前移防治关口,狠抓源头治理,治早、治小、压前控后,减轻后期病虫发生,减少农药施用。加强对药剂拌种、免疫诱抗、高温闷棚、药剂蘸根、喷施保护性药剂等新型实用预防技术的探索,集成适合我省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病虫预防技术模式。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指导农户改变传统用药观念和施药习惯。在小麦主产区,要宣传、培训、动员和组织农户广泛开展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尤其对地下害虫、黑穗病、全蚀病等病虫害重发区,坚决杜绝“白籽下种”;马铃薯、谷子等杂粮种植区,尤其是马铃薯晚疫病、二十八星瓢虫、谷子白发病、粟叶甲等病虫重发区,在播种前指导农户优选良种,组织农户开展药剂拌种,力争药剂拌种率达到60%以上,减少生长期农药施用2~3次;蔬菜种植区推广休闲期高温闷棚,定植前种苗药剂蘸根“送嫁药”等预防技术,力争减少生长期农药施用4~6次,减少农药用量30%以上;果树种植区推广健康栽培、理化诱控及早期石硫合剂喷施保护技术,力争减少生育期用药30%以上;针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大区域流行性病害,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遇适宜流行气候条件,指导农户提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减轻后期发病,大幅度减少农药投入,降低危害损失。

  (三)绿色防控替代单一化学防治。积极引进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重点针对生物天敌控害、新型生物农药使用、农药减量降残助剂使用、食诱剂诱杀及新型高效施药器械精准施药等技术开展试验示范,集成以农业防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为核心技术的绿色防控或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努力抓好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在做好5个国家级苹果全程绿色防控示范区、20个国家级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点及24个省级高标准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的同时,结合全省有机旱作农业发展规划和当地特色主导产业,每个市新建2~3个市级绿色防控示范区,其中太行山、吕梁山区域重点建设马铃薯、小杂粮、中药材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雁门关区域重点建设冷凉蔬菜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上党盆地、汾河平原区域重点建设蔬菜、水果、谷子等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在示范区建设中,加强技术指导,创新绿色防控推广机制和组织方式,通过示范引导,力争实现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29%以上的目标。

  (四)专业化统防统治替代小农户分散防治。按照“扶大、扶优、扶强”的原则,在全省重点扶持11个统防统治组织。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扶持一批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规范服务行为,提升装备和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山西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绿色发展联盟”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农药械生产企业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统防统治组织有效对接,推进加盟企业与生产基地间有效合作、互利共赢。发挥“联盟”定制的APP服务平台作用,带动全省不同层级的病虫专业化防控组织,在权威植保专家的指导下,采取科学选药、精准施药的技术手段和农药统购、统供、统配和统施的组织方式,替代小农户分散防治,从源头减少农药使用。

  (五)现代高效植保机械替代传统落后药械。加强与农机推广部门的协作沟通,争取在农机购置补贴目录中增加高效植保机械补贴内容,增加防控组织购置大中型现代植保机械的积极性。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引进、试验、推广一批新型现代植保机械,探索农机与农艺结合的有效方式。重点针对小麦、马铃薯、谷子等低杆大田作物,开展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示范推广;针对玉米、高粱等高杆作物,开展植保无人机、风送式喷雾机示范推广;针对设施作物,开展水烟雾机、静电喷雾器示范推广;针对间伐提干果园,开展自走式风送果林喷雾机示范推广。与此同时,加大背负式手动喷雾器等老旧机械淘汰力度,力争全省植保无人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等现代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保有量增加到1150台(套)以上,占比较上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

  (六)新型高效安全农药替代传统高毒高残留农药。因地制宜示范推广新型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及已产生严重抗性的化学农药品种。重点在东亚飞蝗发生的“沿黄六县”推广蝗虫微孢子虫防治技术;在粘虫、棉铃虫等夜蛾科害虫重发区推广短稳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技术;在玉米螟重发区,推广白僵菌封垛、苏云金杆菌(Bt)灌心防治技术;在设施作物田推广枯草芽孢杆菌灌根防治土传病害技术;在果树主产区推广多抗霉素、中生菌素、苦参碱、藜芦碱等生物农药防治技术。同时,加大“激健”等新型农药助剂和悬浮种衣剂、微胶囊剂、片剂等污染小、持效长的新剂型农药推广力度。积极探索生物农药购置补贴制度,调动农民群众选用生物农药的积极性。力争全省低毒微毒农药使用量占比超过70%,生物农药防治面积达到800万亩次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对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农业绿色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农业部门都要成立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领导组,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整合力量、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同时,各地要将化学农药减量指标、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等指标纳入年度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确保全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强化政策扶持。加强与财政、发改、农机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探索建立大中型植保机械、生物防治产品、高效低毒农药购置补贴机制。落实好植物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建设覆盖重点区域、重点作物的病虫监测网络。充分利用重大农作物病虫防控、粮食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创建等相关扶持政策措施,整合项目资金、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确保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强化技术创新。借助“山西省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绿色发展联盟”平台,充分发挥产、学、研、企各方优势,结合山西有机旱作发展和病虫发生防治现状,切实加强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协同创新,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

  (四)加强宣传培训。结合农业部“百县万名农民骨干科学用药培训行动”,重点针对农药经销商、农药门市从业人员、新型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和专业化统防统治队伍,开展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和新型植保机械使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全省科学用药和新型植保机械应用水平。同时,要认真总结农药零增长工作的成功做法,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强化宣传,使农药减量控害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重视、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加强督查指导。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强化农药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农民利益。在病虫发生关键时期,组织专门力量督导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农企共建农药减量示范基地建设、新型高效农药械示范推广和政府购买病虫防治服务工作,全面推进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向纵深发展。

                     


 山西省农业厅    

                    2018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