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三农资讯>详细内容

晋中三农(2023年第49期)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9 浏览次数: 【字体:

晋中三农

第49期

 

中共晋中市委农办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                                                                        2023年12月28日

 

                                

〔工作动态〕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会议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总抓手,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百乡(村)示范、千村治理”行动,把乡镇政府所在村和城区周边村、景区周边村作为示范点,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要时刻绷紧保障粮食安全这根弦,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要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壮大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要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压实抓乡村振兴的工作责任,确保把党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摘自12月28日第01版头版)

※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添智赋能。本报讯 (记者吕斌华)连日来,多名高校博士持续走进我市农业部门,用一场场讲座掀起“头脑风暴”、打开“创新密码”,为加快农业转型发展增添动能、凝聚活力,助力我市在加快转型发展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微生物在动物营养消化和健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2月21日,晋中职业技术学院博士郭春燕走进我市农业农村局,以《奶牛消化道微生物组与乳酸菌调控效应研究》为题,为3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授课。

不同年龄段奶牛胃肠道微生物区系分析、日采食周期内奶牛胃肠道VFA及微生物区系研究、研制包被植物乳酸菌及过真胃效果评价、补饲益生菌对奶牛胃肠道菌群的调控效应研究……通过介绍一个个实验的材料方法与试验结果,郭春燕向大家揭露了奶牛胃肠道微生物随年龄和采食的变化规律以及菌群调控技术,对我市奶牛健康养殖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草莓种植应该掌握哪些技术?我省的气候条件适宜种植什么品种?当天,来自太原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博士冯军,向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传授了草莓栽培与育种的相关知识。讲座从草莓的品种划分、地域分布、进出口情况等切入,细致讲解了草莓育苗技术、栽培方式、土壤和肥料管理等具体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指导性,对加大我市草莓种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发展观光农业具有积极意义。

12月20日,山西能源学院博士靳宁向市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讲授大数据在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具体应用,讲座先后展示了农情信息管理平台、植保无人机作业北斗监控系统、数字果园综合管理服务、施肥决策助手、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等10余种产业化服务项目,为我市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12月19日,山西农业大学博士王愈以《杂粮功能成分和功能化食品开发》为题,围绕杂粮功能食品的国内外发展状况、杂粮利用价值、杂粮创新加工、杂粮功能食品开发利用等几个方面,在榆次区农业农村局展开授课。王愈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在场农民朋友和农业企业负责人快速了解了杂粮相关知识,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以后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提高种植技术,带领本村和周边农户发展小杂粮产业,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农业自动采摘机器人在减轻劳动力压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证果实质量等方面作用显著,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2月18日,太原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高亚鹏走进市林草中心,为全体职工带来了一堂生动的技术普及课。

“机器人能够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准确判断苹果的成熟度和位置,并采用机械臂完成采摘动作,类似的技术也被应用于梨、核桃和大枣等水果的采摘当中……”高亚鹏用视频将国内外先进技术一一呈现,学员们认真观摩、仔细记录,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本次联席会议效果显著,使各部门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分工,明确了今后工作方向,为专项行动奠定了组织基础,推动了专项行动顺利开展。(摘自晋中日报12月18日第03版综合)

 

〔县区动态〕

※“红色引擎”助力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闫村位于太谷城东北约25公里处,全村共有850户2100人,耕地3600亩,建有大棚拱棚935座,面积2400余亩,达到了“户均一棚、人均一亩”的规模,是范村镇乃至太谷区设施蔬菜产业的排头兵。

今年以来,闫村党支部以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为支点,着力破解设施蔬菜产业链相关企业、农户急难愁盼问题,实现了设施蔬菜“三小三大”的产业格局。

用“小投入”撬动“大收益”。闫村党支部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党员先锋岗30个,划定党员责任区30个,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田间地头调查农情,俯下身子倾听群众呼声,积极为群众解答疑难,13名党员种植示范户为新种植户无偿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带服务,进一步激发群众建棚意愿,提升产业集聚效应。在推广拱棚种植的基础上,群众自发改造联动拱棚将近20座,面积达到150亩以上。连片发展、规模化生产带动了种植技术革新,丰富了蔬菜品种,提高了蔬菜品质,拥有了一定的市场议价权,菜贩子抢着上门收菜,农户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用“小产业”牵引“大链条”。闫村党支部坚持把党的组织优势融入产业发展中,把党员嵌在产业“链条”里,采取党员示范种植、党员帮带销售等方式,充分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主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园区种植技术不断提升,种植技术由单一冬棚种植转变为春提早、秋延后和冬棚种植三种模式,推广应用熊蜂授粉,实现了一年四季都有蔬菜供应。年轻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组成“蔬菜经纪先锋队”,帮助群众对接武汉、上海、深圳等地的销路,助农增收。村“两委”积极对接相关企业,在种苗繁育、大棚建设、科技服务、蔬菜销售等方面提供便利,村内建起了农产品交易市场,形成了集经纪、收储、包装、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条。每年闫村蔬菜产业直接收益达到4000万元以上,带动相关产业增收1500万元左右。

用“小样板”发挥“大能量”。如今闫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设施蔬菜产业“示范村”,近期还建起了设施蔬菜产业园现场教学点,推广设施蔬菜技术。目前,已接待各类调研学习50批次。开展“党群共富”活动,容纳消化本村劳动力1000余人,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大量劳动岗位,每年蔬菜供应季可以消化吸收周边劳动力超过800人,其中脱贫户近200人,人均增收4000元以上。盘活带动运输、仓储、销售及农业设施等相关产业从业者200余人,人均增收4万元以上。在闫村的影响下,周边各村积极发展设施农业,近年来,民间投资达3000万元以上,新发展设施农业600余亩,设施农业发展呈现出新活力。(宵飞 芦静)(摘自晋中日报12月27日第07版太谷新闻)

 




报:省农业农村厅、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

送:各县(区、市)委、政府

编校:冯墨娇 

Tel:0354—3024198    Email:jzsnx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