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0000000000000000-2017-00069 | 发布机构: | 农委 |
生效日期: | 2017-03-16 | 废止日期: | |
文 号: | 所属主题: | 通知公告 |
关于印发《晋中市2017年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
市农土发﹝2017﹞57号
关于印发《晋中市2017年耕地质量
监测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市)农委、农业技术中心:
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是《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国务院三定方案赋予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为切实履行职责,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精神,为确保全市耕地质量监测工作顺利实施,我委制定了《晋中市2017年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晋中市2017年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晋中市农业委员会
二〇一七年三月十五日
附件
晋中市2017年耕地质量监测
实施方案
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是《农业法》《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及国务院三定方案赋予农业部门的重要职责。为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农业部门耕地质量管理职责,贯彻落实好《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精神,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要求,以农业部发布的《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护与提升耕地质量的目标,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市耕地及高标准农田的质量状况,指导农民科学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助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7合理布设监测点位,规范监测方法,完善数据库建设,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及报告发布制度,构建覆盖面广、代表性强、功能完备的耕地质量监测体系。
三、工作内容
(一)点位布设
监测点位的布设应综合考虑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地力水平、耕地环境状况、管理水平等因素,要在核实原监测点位的基础上,结合相关规划的落实,将监测点位设置在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内有代表性的地块上,以保持监测点的稳定性、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分县监测点布设数量见表1。
(二)基本情况调查
通过对监测点立地条件、土壤属性、农田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情况的调查,建立监测点档案信息,具体调查内容和填写说明见表2。并对监测点当年的田间生产情况、作物产量、施肥量进行调查,填写表3、表5。
同时,要按NY/T1121.1规定的方法,结合原监测点的落实情况,补充挖取土壤剖面,分析各发生层次理化性状,具体项目和填写说明见表4。
(三)采样分析
在每年最后一季作物收获后、下一季施肥前(秋季)采集监测点耕层土壤样品,送有土壤肥料检测资质的机构检测。年度监测内容包括耕层厚度、耕层土壤PH及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在此基础上,在每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度增加检测土壤容重、全磷、全钾、中微量元素(交换性钙、镁,有效硫、硅、铁、锰、铜 、锌、硼、钼);重金属元素(镉、汞、铅、铬、砷、镍、铜、锌)。具体项目见表5。检测方法按照《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NY/T1119-2012)执行。
(四)数据库建设
将监测点基本情况、野外调查和分析化验数据录入“耕地土壤监测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于次年6月之前上报省土壤肥料工作站。
(五)监测报告编制及发布
监测报告编制内容应包括监测点基本情况,耕地质量主要性状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农田肥料投入、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作物产量现状及变化趋势,耕地质量变化原因分析,提高耕地质量的对策和建议等内容。市县各级要建立本级报告发布制度,并于次年10月之前发布监测报告。
四、职责分工
市级农业部门负责制定全市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指导各县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负责全市数据分析汇总,编制及发布全市耕地质量监测报告;负责项目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县级农业部门是各县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实施主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国家、省、市和县级监测点位的落实、土壤样品的采样、基本情况调查、数据分析汇总等工作,依据检测结果编制及发布全县耕地质量监测报告。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责任意识
各县要充分认识新形势、新常态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农业部部长令(《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精神,强化部门履责意识,建立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制度和耕地质量信息发布制度,促进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完善体系建设
各县要进一步充实充实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做到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工作日常化。要充分利用现有化验室及测试设备,进一步改善工作条件,做到设施设备配置齐全,工作制度完善。要科学合理补充和确定监测点位,构建完善监测网络,统一标识,建立档案。要规范工作方法,确保调查内容详实、监测数据可靠、评价结论科学。要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及耕地地力评价等成果数据,构建大数据平台,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争取资金支持
各县要利用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对耕地保护空前重视的良好契机,借助《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若干意见》的落实和考核工作的推动,积极宣传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重要性,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千方百计争取地方资金,为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四)加强人员培训
各县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内耕地质量监测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对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耕地质量监测工作队伍。要实行农科教结合,加强技术合作和交流,不断引进、学习先进的调查、监测和评价工作的做法和经验,为推动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表1 2017年晋中市耕地质量监测点布设情况表
监测县(区、市) | 国家级监测点 | 省级监测点 | 市级监测点 |
| ||||||||
榆次 | 1 |
|
|
| ||||||||
太谷 | 1 | 70 |
|
| ||||||||
祁县 | 1 |
|
|
| ||||||||
平遥 | 1 |
|
|
| ||||||||
介休 |
|
|
|
| ||||||||
灵石 |
|
|
|
| ||||||||
榆社 | 1 | 50 |
|
| ||||||||
左权 |
|
|
|
| ||||||||
和顺 |
|
|
|
| ||||||||
昔阳 | 1 | 70 |
|
| ||||||||
寿阳 | 1 |
|
|
| ||||||||
合计 | 7 | 190 | 30 |
| ||||||||
| 表2 监测点基本情况调查表 |
| ||||||||||
| 监测点号: |
| ||||||||||
| 基本情况 | 省名 |
| 地(市)名 |
|
| ||||||
| 县名 |
| 乡(镇)名 |
|
| |||||||
| 村名 |
| 农户(地块)名 |
|
| |||||||
| 县代码 |
| 经度(**/**/**) |
|
| |||||||
| 纬度(**/**/**) |
| 常年降水量(mm) |
|
| |||||||
| 常年有效积温(℃) |
| 常年无霜期(d) |
|
| |||||||
| 地形 |
| 坡度(°) |
|
| |||||||
| 海拔高度(m) |
| 地下水位(m) |
|
| |||||||
| 障碍因素 |
| 地力等级(高中低) |
|
| |||||||
| 灌水能力 |
| 排水能力 |
|
| |||||||
| 地域分区 |
| 熟制分区 |
|
| |||||||
| 典型种植制度 |
| 产量水平(kg/mu) |
|
| |||||||
| 施肥水平(折纯,kg/mu) | 化肥 | N: P2O5: K2O: |
| ||||||||
| 有机肥 | N: P2O5: K2O: |
| |||||||||
| 田块面积(mu) |
| 代表面积(mu) |
|
| |||||||
| 土壤代码 |
| 成土母制 |
|
| |||||||
| 土类 |
| 亚类 |
|
| |||||||
| 土属 |
| 土种 |
|
| |||||||
| 景观照片拍摄时间: | 剖面照片拍摄时间: |
| |||||||||
| 粘贴照片 | 粘贴照片 |
| |||||||||
| 监测单位: |
|
|
|
|
| ||||||
| 表3 监测点田间作业情况记载表 | |||||||||||
| 监测点号: | 监测年度: | ||||||||||
| 时间(年月日) | 作业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监测单位: | 监测员: | ||||||||||
表4 监测点土壤剖面记载与测试结果表 | |||||||
监测点号: | |||||||
项目 | 发生层次 | ||||||
层次代号 |
|
|
|
|
|
| |
层次名称 |
|
|
|
|
|
| |
采样深度(cm) |
|
|
|
|
|
| |
剖面描述 | 颜色 |
|
|
|
|
| |
结构 |
|
|
|
|
| ||
紧实度 |
|
|
|
|
| ||
容重(g/cm3) |
|
|
|
|
| ||
植物根系 |
|
|
|
|
| ||
新生体 |
|
|
|
|
| ||
机械组成 | D﹥2mm |
|
|
|
|
| |
2≥D>0.02mm |
|
|
|
|
| ||
0.02≥D>0.002mm |
|
|
|
|
| ||
D﹤0.002mm |
|
|
|
|
| ||
质地(国际制) |
|
|
|
|
| ||
化学性状 | 有机质(%) |
|
|
|
|
| |
全氮(%) |
|
|
|
|
| ||
全磷(%) |
|
|
|
|
| ||
全钾(%) |
|
|
|
|
| ||
PH |
|
|
|
|
| ||
碳酸钙(%) |
|
|
|
|
| ||
CEC(c/kg) |
|
|
|
|
| ||
|
|
|
|
|
|
| |
取样时间: |
|
| 检测时间: | ||||
监测单位: |
|
| 检测单位: | ||||
注:本表建点时填写。机械组成中的D代表土壤颗粒有效直径。 |
| ||||||
表5 监测点年度监测数据汇总表 | |||||||||||||||
监测点代码: |
|
|
监测年度: |
| |||||||||||
|
|
|
|
| |||||||||||
统计项目 | 第1季 | 第2季 | 第3季 | ||||||||||||
基本情况汇总 | 作物名称 |
|
|
| |||||||||||
作物品种 |
|
|
| ||||||||||||
生育期(天) |
|
|
| ||||||||||||
大田期 | 起始(年/月/日) |
|
|
| |||||||||||
结束(年/月/日) |
|
|
| ||||||||||||
灌水总量(方/亩) |
|
|
| ||||||||||||
作物产量汇总 | 无肥区 | 果实(kg/亩) |
|
|
| ||||||||||
茎叶(kg/亩) |
|
|
| ||||||||||||
常规施肥 | 果实(kg/亩) |
|
|
| |||||||||||
茎叶(kg/亩) |
|
|
| ||||||||||||
施肥折纯量情况汇总 | 有机肥 | N(kg/亩) |
|
|
| ||||||||||
P2O5(kg/亩) |
|
|
| ||||||||||||
K2O(kg/亩) |
|
|
| ||||||||||||
化肥 | N(kg/亩) |
|
|
| |||||||||||
P2O5(kg/亩) |
|
|
| ||||||||||||
K2O(kg/亩) |
|
|
| ||||||||||||
常规区土壤性状 | 耕层物理性状 | 质地(国际制) | 耕层厚度(cm) | 容重(g/cm3) | |||||||||||
|
|
| |||||||||||||
耕层理化性状 | 层次 | 常规测试项目 | |||||||||||||
取样深度cm | pH | 有机质 g/kg | 全氮g/kg | 碱解氮mg/kg | 有效磷mg/kg | 速效钾mg/kg | 缓效钾mg/kg | 全磷g/kg | 全钾 g/kg | ||||||
耕层 |
|
|
|
|
|
|
|
|
|
| |||||
层次 | 中微量元素项目(钙镁为交换态,其他为有效态) | ||||||||||||||
钙mg/kg | 镁mg/kg | 硫 mg/kg | 硅 mg/kg | 铁mg/kg | 锰mg/kg | 铜 mg/kg | 锌mg/kg | 硼mg/kg | 钼 mg/kg | ||||||
耕层 |
|
|
|
|
|
|
|
|
|
| |||||
层次 | 环境质量项目(全量) | ||||||||||||||
铬mg/kg | 镉mg/kg | 铅mg/kg | 砷 mg/kg | 汞mg/k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耕层 |
|
|
|
|
| / | / | / | / | / | |||||
监测单位: |
| (公章) |
|
填报人: |
| ||||||||||
审核人: |
|
|
| 填报日期: |
| ||||||||||
|
用户登录